2025年7月1日 点击人次: 433
来源:大学生就业资讯(ID:ncssweb)综合自中国青年报、学校共青团、中工网等
奔赴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,选择大企业还是进入小公司,将就于没那么心仪的工作还是坚守初心,一个个看似对立的选择,都是横亘在毕业生眼前的分岔路口。
赵瑞敏从事求职咨询服务5年多,至今已经为3000多名求职者提供帮助。在她看来,毕业生面临的求职困惑具有共性:一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,找不到自身优势,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;二是由于缺乏相应经历,投出去的简历根本无人问津;三是很多人不会写简历,简历上没有突出重点,体现不出竞争力。
很多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感到恐慌,主要是把它看得过于重要,刚出校园的学生缺乏高瞻远瞩的能力,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找到最合适的职业道路,犹豫不决才是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,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摸索出来的。
另外,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职场人生的起点,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之后的职业道路,因此毕业生一定要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,把握好每一次工作机会,从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出发,做出理性选择。
建议从专业角度入手,评估自身具备的能力。在规划就业方向时,首先要从自己的专业入手。了解自己的专业能从事哪些工作后,可以尝试从专业入手确定职业的选择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将兴趣与工作相结合,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,毕竟工作与爱好总会有区别。
反向角度思考,排除不合适选项。如果爱好无法支撑起一份工作、从专业角度入手又有些迷茫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......那就搞清楚,自己“不喜欢”“不适合”做什么。排除掉不合适选项后,再来进行选择。
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修行。重要的是,自己要有学习、认知、反思和判断的能力,积极地参与、负责地尝试,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,成长比成功更重要,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,是高层次的价值需求。
确定好未来工作方向后,下一步,就需要考虑对具体工作以及环境的需求了。对于好工作的定义,大家也各有不同,向往大城市、期望离家近、追求年轻化团队......各种因素影响着最后的结果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按照主次、重点程度列一张清单,并结合自己所选择的职业进行灵活安排。
持续关注招聘信息,拓宽就业途径。建议毕业生们充分利用求职公众号,企业公开招聘等平台资源。持续关注新增的招聘信息,及时投递简历,不错过任何一个好的机会,通过参加招聘会,寻求老师、校友的推荐等方式,拓宽就业途径。
如今,线上求职已经成了大学生找工作的重要途径,给毕业生推荐一个靠谱的平台——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(https://gww.ncss.cn/)。毕业生可以登录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(https://gww.ncss.cn/),注册“求职者”,网站分专题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和信息。比如,在职位信息栏目,求职者可以按照行业、公司性质、职位类别、职位来源、公司类型、招聘类型进行选择。
此外,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正式发布AI助手“智慧小业”,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加智能化、个性化、精准化的服务和支持。“智慧小业”不仅能够依据毕业生对工作地点、行业领域、薪资待遇等需求,精准匹配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内的岗位信息,提高求职效率,还能提供从生涯规划到面试技巧的“一站式”求职指导,助力毕业生掌握实用面试技巧,增强求职竞争力。此外,针对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选调生等考试,“智慧小业”可以详细解读报考流程、考察内容,提供备考建议,为毕业生备考指明方向。毕业生只要登录平台,输入学信网个人账号即可使用“智慧小业”AI助手。
还要适度降低预期。数据显示,毕业生中,有10%的人一次就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。如果不能一次到位,那分步达成才是不错的办法。在找到理想工作的路上,不怕曲折,只怕停滞和放弃。称心如意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职业探索,在实践中寻找,骑驴也能找到马,找工作个别时候也得试错。
提升求职经验。多关注现场招聘会,尽量在现场投递简历,现场了解岗位、和HR一对一交流等等。准备不同版本的简历。投递简历前,应该提前做好两个准备:针对不同的求职意向,准备不同版本的简历;针对不同的具体的岗位,准备不同版本的简历。注意,不同版本的意思不是指模板,而是指内容。可以用同一个模板,但是简历的内容要有针对性、有侧重点。这样,不仅能显示出求职的诚意,也能让HR快速锁定你。
退休前曾在北京一家制造业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20余年的张进表示,从用人单位的角度,部分单位会询问毕业生的空窗原因,且更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;同时,用人单位会看重求职者的离职次数,考量离职原因。这也是部分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感到焦虑的原因。
她常常强调,职业规划不只是面对就业,它还关乎一个人未来如何生活和学习。规划不是一成不变,而是要有规划的意识和能力,能以不变应万变。规划是帮你向内看,看你当下要什么、未来要什么;帮你向外看,看外头有什么、你想要什么。现在好多人不知道“自己是谁”,也不知道向外面要什么。
在刚毕业时,如果确实没有找到正式工作,可以先找一份实习,提升自身的职场能力。建议毕业生提前做好求职准备,通过实习、参加比赛、参与项目等方式,了解自己的定位和喜好,了解市场环境的发展。“在校期间,不要只低头拉车,一定要抬头看路。